2025北京720极限运动嘉年华暨FISE嘉年华北京预热站
浏览 753 次
198 - 298 报名中
10/05 08:00 - 10/05 20:00
北京大兴区北京市大兴区金星路18号平客集文创园720club极限运动馆内
720club
奥运极BMX自由式场馆
赛事 2
体验课 0
详情介绍

一、主办单位

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

大兴区体育局

二、承办单位

大兴区社会体育管理中心

720CLUB极限运动馆

三、比赛时间

2025年10月5日星期日

四、比赛地点

720CLUB极限运动馆大兴区金星路18号

五、比赛组别

组别名称

出生日期范围


自由式小轮车组

小轮车BMX自由式4岁男子组

2021-1-1~2021-12-31

小轮车BMX自由式4岁女子组

2021-1-1~2021-12-31

小轮车BMX自由式5岁男子组

2020-1-1~2020-12-31

小轮车BMX自由式5岁女子组

2020-1-1~2020-12-31

小轮车BMX自由式6岁男子组

2019-1-1~2019-12-31

小轮车BMX自由式6岁女子组

2019-1-1~2019-12-31

小轮车BMX自由式7岁男子组

2018-1-1~2018-12-31

小轮车BMX自由式7岁女子组

2018-1-1~2018-12-31

小轮车BMX自由式8岁男子组

2017-1-1~2017-12-31

小轮车BMX自由式8岁女子组

2017-1-1~2017-12-31

小轮车BMX自由式9岁男子组

2016-1-1~2016-12-31

小轮车BMX自由式9岁女子组

2016-1-1~2016-12-31

小轮车BMX自由式10-12岁男子组

2015-1-1~2013-12-31

小轮车BMX自由式10-12岁女子组

2015-1-1~2013-12-31

小轮车BMX自由式13-14岁男子组

2012-1-1~2011-12-31

小轮车BMX自由式13-14岁女子组

2012-1-1~2011-12-31

小轮车BMX自由式成人男子组

2010-1-1前出生

小轮车BMX自由式成人女子组

2010-1-1前出生

极限轮滑组

极限轮滑儿童女子组

2022-10-6~2015-10-5

极限轮滑儿童男子组

2022-10-6~2015-10-5

极限轮滑青少女子组

2015-10-6~2008-10-5

极限轮滑青少男子组

2015-10-6~2008-10-5

极限轮滑成人女子组

2007-10-5前出生

极限轮滑成人男子组

2007-10-5前出生

六、报名办法

1.报名方式:请参赛运动员在2025928微信小程序“童骑士相关报名栏目报名参赛,填写报名信息和缴费。各组参赛人数不限,不足3人组别向上一个年龄段并组。

2.报名费:小轮车BMX自由式个人计时赛298元;极限轮滑298元。同时参加两项比赛参赛费338元。报名费包含:赛事包、保险等费用(同时参加多项比赛,仅领取一个赛事包)。

七、比赛办法

(一)自由式小轮车晋级规则

1、比赛参考国际自行车联盟自由式竞赛规则和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审定的特殊小轮车竞赛规则。

2、运动员须检录完成方可进入官方训练,未准时检录及参加官方训练的,将取消比赛资格。

3、裁判长有权对上场参赛人数不足5人的组别进行并组比赛。录取名次和奖励方法按原组别规定进行,按身份证年龄对应参赛(不能以小打大)。

4、运动员出场顺序按报名顺序决定。

5、自由式小轮车预赛两轮,即每人两次机会,取平均成绩进行排名,根据参赛人数确定晋级决赛的名额。不同年龄段,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的展示要求分别比赛。决赛每人2机会,决赛最好成绩确定最终名次。

6、比赛时间为45秒,按计时员口令开始比赛,由赛事播报宣布比赛剩余10秒。

7、每轮每位运动员自由选择出发点,出发前向裁判席示意。按计时员口令出发。

8、计时结束时,按双轮同时落地停止,超时完成的动作不计分。

9、裁判员根据每位出场运动员每轮的表现打分。打分依据为难度、风格、创意、场地使用率、时间使用率、腾空高度等。

10、运动员出场必须使用12-20寸自由式小轮车作为参赛器材,必须佩戴头盔。

11、比赛服装不限制,但不允许佩戴手表、锐利饰物。

鞋子以平底运动鞋或滑板鞋为首选。

12、如对比赛结果有异议,可在宣布成绩后10分钟内向裁判组提出申请。

13、竞赛车辆自备,不限定国产器材,须符合规则规定。

14、竞赛安全装备自备,包括但不限于头盔、手套、护肘、护膝等,以上安全装备须符合竞赛规则的规定。

15、竞赛车辆,安全装备等不符合竞赛规则要求的,将取消相关人员的参赛资格,禁止进入比赛场地。

16、所有参赛选手及其监护人须签署《自愿参赛责任及风险同意书》。

17、所有参赛选手须签署《参赛单位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保证书》,参赛单位需盖章。

18、关于申诉:如对成绩有异议,运动员可通过其领队或教练就自己的排名和得分向裁判团提出申诉。但不允许对比赛过程中裁判的判罚进行申诉。申诉必须由运动员的领队在成绩公布后的10分钟内以书面形式连同证明材料向裁判团提出,并缴纳500元申诉费,否则不予受理。裁判团受理后将进行调查,并在下一轮或下一阶段比赛开始前就申诉做出决定。申诉成功退回运动员申诉费,维持原判则申诉费不予退还。无论任何情况,裁判团的决定为最终裁定。

19、未尽事项,另行通知。

技巧展示赛根据动作难度、完成质量、流畅度、创意判定成绩,专业组每人时长1分钟,业余组每人时长45秒。

赛前可进行场地、道具适应性训练。(具体时间安排赛事群通知)

(二)极限轮滑晋级规则

1.极限轮滑自由式赛事不限轮子大小参赛者须穿戴头盔和护具,器材须符合安全标准,比赛前经裁判安全检查2.不同年龄段,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的展示要求分别比赛。

3.轮次赛预赛两轮,即每人两次机会,取最佳一轮成绩进行排名进入决赛,根据参赛人数确定晋级决赛的名额。

4.决赛每人2机会,按决赛最好成绩确定最终名次。

5.技巧展示赛根据动作难度、完成质量、流畅度、创意判定成绩,专业组以及成年组每人时长50秒,青少以及儿童组每人时长45秒

6.趣味挑战赛根据具体挑战项目的规则判定胜负,如团队接力完成指定技巧动作等。

7.赛前可进行场地、道具适应性训练。

(三)比赛规则

1.签到规则:请按时到达比赛场地签到,提交《参赛声明》,领取赛事包、号码牌,并进行适应性练习。

2.检录规则:请根据比赛参考时间,准时到达检录区等候检录;请持有效身份证明原件或复印件或电子照片等检录;携带比赛车辆并佩戴好头盔等护具、检录结束请在候场区等候比赛。

3.展示规则:选手按报名时间的顺序依次进行展示。

4.场地规则:选手在比赛时不得携带与比赛无关的物品(必要的保护装置除外);比赛期间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展示区域;不得恶意损坏场地设施。


6.极限轮滑时间安排

组别

性别

预计比赛时间

儿童女子组预赛

9:00-9:30

儿童男子组预赛

青少女子组预赛

9:30-10:00

青少男子组预赛

成年女子组预赛

10:00-10:30

成年男子组预赛

儿童女子组决赛

10:45-11:15

儿童男子组决赛

青少女子组决赛

11:15-11:45

青少男子组决赛

成年女子组决赛

11:45-12:15

成年男子组决赛

(五)比赛装备规定

1.比赛车辆轮滑装备必须足够结实以满足运动要求,所有零件必须牢固地安装。

2.小轮车车把必须使用把套且把套需完全覆盖车把末端。有裂缝或弯折的车把不得使用。

3.轮滑鞋需符合安全标准,轮子、轴承等部件需正常工作。

4.允许低年龄参加高年龄组赛事,不允许高年龄参加低年龄赛事。

5.每台参赛车辆每位参赛选手均需佩戴号码牌。号码牌在整个比赛期间不得有妨碍辨认号码的标记。

6.服装和安全装备:选手在比赛时必须佩戴头盔、护膝、护肘、手套等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

八、奖励办法

(一)小轮车奖励办法

1.成人组

名,FISE上海站)决赛日门票、赞助商一千块奖品(详情以主办方通知为准)奖杯证书。

第二名赞助商价值八百元奖品(详情以主办方通知为准)奖杯证书。

第三名赞助商价值五百元奖品(详情以主办方通知为准)奖杯证书。

2.其他各年龄组

第一名FISE上海站)青少年直通车名额、赞助商价值二千元奖品(详情以主办方通知为准)奖杯证书。

第二名赞助商价值一千奖品(详情以主办方通知为准)奖杯证书。

第三名赞助商价值五百元奖品(详情以主办方通知为准)奖杯证书。

3.特色奖项

青少年组“最佳技巧奖”“最具创意奖”“最佳人气奖” 各1名,价值500奖品及证书。

所有参赛选手获得纪念奖牌、前八获得完赛证书。

极限轮滑奖励办法

1.成年组

第一名FISE(上海站直通车名额(含三晚官方酒店住宿奖杯证书

第二名赞助商价值一千元奖品(详情以主办方通知为准)奖杯证书。

第三名赞助商价值五百元奖品(详情以主办方通知为准)奖杯证书。

2.其他年龄组:

第一名FISE(上海站)嘉年华门票奖杯证书

第二名赞助商价值一千元奖品(详情以主办方通知为准)奖杯证书。

第三名赞助商价值五百元奖品(详情以主办方通知为准)奖杯证书。

各组别4-8名:证书+奖品

其他

(一)免责声明

比赛期间,出现任何人身意外受伤和其它安全问题及参加此活动而引发的一切包括财产损失、遗失等带来的后果及责任由参赛者自行负责,主办及承办单位不承担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肖像权的使用声明

本次比赛的主办及承办单位有权无偿使用运动员的图片、录像等进行旨在促进小轮车极限轮滑自由式运动发展的各项宣传、推广活动。

十、媒体宣传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广泛深入宣传报道本次赛事。

十一、本规程解释权归组委会,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立即报名